编者按:南通已步入快速地发展黄金阶段,投资和融入南通慢慢的变成了企业家、金融家、科学技术人员的首选!
近日,随着福厦高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由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参建的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全方面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安海湾特大桥,是世界首座无砟轨道跨海大跨斜拉桥,全长9.5公里,主跨300米,预计2023年通车后,动车以时速350公里通过,只需98秒就可风驰电掣跨越大海,实现中国高铁“跨海不减速”。
今年4月份安海湾特大桥合龙,作为参建单位中铁山桥在合龙段运抵桥址后第一时间对合龙段各项数据来进行测量,结合已架设梁段各项数据反复多次测算,确保了大桥“零误差”精准合龙。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面对疫情反复、天气不利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中铁山桥紧盯现场不放松,将工期从计划的7天一个梁段压缩至4天一个梁段,确保大桥能够按时通车。
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位于如皋市长江镇,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期通商荟,让我们走进中铁山桥,了解这家成立一百多年的央企与南通的故事。
1891年初,清廷重臣李鸿章受命在山海关设立了“北洋官铁路局”,他的得力助手周兰亭、李树棠总揽筑路事务,全力以赴修建关东铁路(古冶—山海关—中后所—奉天等)。虽然朝野中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对政府修建铁路一直争论不休,但李鸿章在1892年已经和开平矿务局的英国技师金达签下了协议,着手修建关东铁路第一段由古冶到山海关的铁路。然而,当这条铁路延伸到滦河岸边时,奔腾咆哮的滦河水使得修路的进程停滞不前:滦河下游河宽水急,河床泥沙很深,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桥墩屡建屡塌。
众人一筹莫展。在架桥环节屡次受挫之后,金达最终将这块烫手的山芋转嫁给了德、日专家,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工期将至,金达想起了詹天佑。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他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此桥建成后,滞留的300多名技工面临就地遣散的境地。北洋官铁路局上书朝廷:“此三百技工得之不易,如遣散实为可惜”,并建议以此三百技工为班底,在山海关建立造桥厂。清廷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拨白银48万两,将300名技工并入1893年北洋官铁路局兴办的锻制铁路工务用品为主的山海关工厂, 合并开办了中国第一个造桥厂——“山海关造桥厂”,参加施工的这300人成为中国制造钢梁的第一批骨干。
而百年后的今天,山海关桥梁厂早已在暴风骤雨中脱胎换骨,在艰苦奋斗中成长为一家成熟且强大的国企——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山桥是中国首家钢梁生产企业,曾参与过港珠澳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苏通大桥等桥梁的钢梁制造,并摘取过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奖。公司总部在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部沿海,紧邻秦皇岛港、秦皇岛机场、京沈高速公路和山海关铁路枢纽,自有15km的企业铁路专用线,海陆空立体交通发达。
近几年,中铁山桥不停地刷新着自己的成绩单,创造了41跨长江、20跨黄河、19跨海湾的壮举,展现出世界一流的“中国跨越”。同时,从中国第一组普通铁路道岔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道岔,中铁山桥也在不断打造着中国高铁的国家名片。
“中铁山桥”,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名字,它代表的是前景光明的中国现代民族造桥、铁路机械工业,代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与世界知名行业企业角逐的一张“王牌”和“品牌”,被誉为“中国钢桥梁钢结构产业的摇篮”“中国最大的铁路道岔研发制造基地”“中国重要的大型工程机械专业修造商”。
2007年10月,为更好地参与中国桥梁“长三角会战”,也为了使中国制造的桥梁借助南通濒江临海的水运优势走向世界,山桥人从渤海湾来到了长三角。
2008年,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成立,落户于南通市如皋港区。公司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具备江海联运条件,区位优势显著。总体功能定位是与集团公司本部形成互补、联动。并从始至终保持中铁山桥集团在国内桥梁制造领域的领头羊。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扩大服务领域,保持稳健发展。
落户如皋后,山桥人先后参与制造嘉绍海峡大桥、平潭海峡大桥、港珠澳大桥、沪通长江大桥、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的钢梁。
嘉绍大桥,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接嘉兴市海宁市与绍兴市上虞区的过江通道,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海域内,是常台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2)的组成部分。其中,嘉绍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的桥梁钢结构均由中铁山桥生产制造。
平潭海峡跨海大桥,是世界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福州新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中铁山桥参建的首座通航孔桥——大小练岛水道桥钢桁梁合龙,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整节段钢梁架设合龙技术,也是我国在跨海大桥中整节段钢梁合龙技术的新突破。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中铁山桥承接港珠澳大桥制造最大的CB01标段18万吨钢结构制造,以中铁山桥为核心的焊接技术探讨研究团队,开展了板单元自动化焊接技术、免涂装耐候钢焊接、高效焊接技术、迷你机器人焊接技术等研究,打破传统的钢桥制造模式,提高自动化焊接水平,实现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制作要求,全方面提高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的制造质量。2022年4月,中铁山桥参建的港珠澳大桥荣获国际焊接最高奖。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境内连接苏州市和南通市的通道,位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下游,是通锡高速公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共同的过江通道,跨越长江江苏段。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 。
2014年,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中铁山桥中标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81.5个节间,共计47个节段的钢桁梁制造工作。这些钢桁梁总重量约65000吨,其中单个节段最重的将近1800吨。为保证大桥钢梁的质量、缩短施工工期,中铁山桥采用了“工厂整体拼装再浮运至现场吊装”的施工方式。
为了成功将新材料500兆帕高强度钢首次应用在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大桥上,中铁山桥通过科研创新,破解了高强钢焊接、精度控制、复杂杆件制造技术等10多个难题,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保证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零误差”的精准合龙。
相较于别的行业,制造业在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进程较为滞后,再加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中铁山桥的转型刻不容缓。
譬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2019年中标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以后,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就开始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的建设,他们采用四线一系统的模式——智能下料生产线、智能组装生产线、智能拼装生产线以及智能涂装生产线,实现了一个全自动化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借此提高生产效率,升级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单位能耗,以此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对于数智升级,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坚信,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能转型成功。第一点最为关键,即领导者的认知升级。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决定习惯,高层必须树立起一个统观大局的决策意识,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刻,决策者对公司的管理能力与改革魄力,决定了一个企业最终的走向。其二,资产金额的投入是保障。中铁山桥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桥梁制造企业,格外的重视数智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在智改数转的进程中,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每年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投入资金不少于五千多万元。第三,量体裁衣很重要。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以国家“十四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建设引领行业发展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作为今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工作,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为企业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内生动能。
“最大的困难是一个人习惯的改变”,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洋谈到智改数转中遇到的困难时,他说,“钢桥的制造对于以前所有人来说,是人多力量大的呈现,是纯手工作业的一种传统生产模式。在智能生产线建立以后,大部分人需要进行重新的培训、转岗,这时对于个人的操作技能要求就降低了,对于知识水平的要求则提高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便在转型的路上困难重重,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依旧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或许这才是他们智改数转的精神内核所在。
2021年,公司通过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公司产品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奖特等奖、中铁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李春奖、鲁班奖等诸多荣誉,基本的产品占据了华东片区1/3以上的大型桥梁钢结构制造市场。然而,他们并不会止步于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其将上下而求索。
江海儿女旅游小店,提供 江浙沪 等地精品美食度假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上一篇: 高端制造领军人物低调富豪身家50亿
- 下一篇: 【48812】兵工范畴的数控“女刀客”